首   頁 走進漢臺 新聞中心 政府信息公開 政務服務 互動交流 專題專欄

專家解讀:此輪國務院機構改革力度大在哪?

央廣網北京3月18日消息(記者王晶)深化國務院機構改革是一項重要任務。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下稱《方案》)全文,詳細披露了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的具體情況。

上述《方案》中包含“深化黨中央機構改革”“深化全國人大機構改革”“深化國務院機構改革”“深化全國政協機構改革”“優化機構編制資源配置”等五個部分?!爸攸c是科學技術、金融監管、數據管理、鄉村振興、知識產權、老齡工作等領域”,1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家治理現代化與社會組織研究中心主任徐明接受央廣網記者專訪時表示。

記者注意到,《方案》也給出了改革完成的具體時間?!斗桨浮凤@示,中央層面的改革任務力爭在2023年年底前完成;地方機構改革由省級黨委統一領導,改革方案報黨中央備案。地方層面的改革任務力爭在2024年年底前完成。


為何要進行國家機構改革?

國家機構改革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不斷發展,社會不斷進步,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上層建筑就要適應新的要求不斷進行改革。

“國家機構的每一次改革都是與時俱進”,徐明表示,國家機構改革根本目的是有針對性地解決不同時期所面臨的挑戰和問題,提前規劃部署應對潛在風險。

此次《方案》共涉及13項內容,包括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組建國家數據局、優化農業農村部職責,完善老齡工作體制,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制,國家信訪局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精減中央國家機關人員編制等。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還提出,組建中央社會工作部。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本次改革提出組建的中央社會工作部不是議事協調機構,而是黨中央的職能部門,這是一個很大的改變?!鞍逊稚⒃趪倚旁L局、民政部、國資委等部門的相關職能都整合到中央社會工作部,能夠加強黨對全部社會工作的領導?!蓖粲駝P說。

記者梳理發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先后于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2013年、2018年進行過八次政府機構改革,使政府職能轉變取得重要進展,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管理逐步規范,體制機制創新成效明顯,行政效能顯著提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的體制保障。

徐明稱,國家機構改革初期以精簡人員和機構為重點。2003年以來,國家機構改革重心變成政府職能和政府定位的轉變。近年來,國家機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進黨和國家機構職能優化協同高效。

此次機構改革聚焦于專業部門的精細調整,對科學技術部的調整力度較大,將科學技術部的部分職能分劃入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強調深化財政科技經費分配使用機制改革。


改革方案涉及哪些內容?

從本次改革方案內容來看,此次改革更加強調統籌發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重點關注了與國家整體安全息息相關的科技安全、金融安全、數據安全、發展安全等。

徐明認為,此次國家機構改革是以推進黨和國家機構職能優化協同高效為基本著眼點的一次改革,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突出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統籌中央和地方,深化重點領域機構改革,推動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領導在機構設置上更加科學、在職能配置上更加優化、在體制機制上更加完善、在運行管理上更加高效。

其中,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引起市場廣泛關注?!斗桨浮啡闹?,除了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化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等內容外,《方案》提出,組建中央金融委員會,設立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將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職責劃入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等重磅改革內容。

徐明分析,這與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的“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相契合。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義桅表示,組建中央金融委員會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具有重要意義。他進一步分析,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

“隨著形勢和任務的不斷變化,一些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機構職能、體制機制等問題進一步凸顯,迫切需要通過新一輪的機構改革優化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結構,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一步理順黨政機構職責關系,準確定位國家機構的職責,合理分工、增強合力,避免國家機構職能重復、分工重疊,從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體制保障?!蓖趿x桅說。


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有何深意?

本次改革還有一大亮點備受關注,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機構職責由重組后的科學技術部整體承擔。

《方案》明確,加強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統籌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和科技體制改革,研究審議國家科技發展重大戰略、重大規劃、重大政策,統籌解決科技領域戰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問題,研究確定國家戰略科技任務和重大科研項目,統籌布局國家實驗室等戰略科技力量,統籌協調軍民科技融合發展等,作為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于海波認為,由此可見,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配置創新資源,加強科技基礎能力建設,集中力量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是未來科學技術部的重要任務。

“層級提高了,實現更加有效統籌?!庇诤2ㄕJ為,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是在更高層面對全國科技工作進行統籌管理,體現了國家對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視,尤其是體現了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中央以制度創新支撐科技自立自強的力度和決心。

本次機構改革還強調組建國家數據局,負責協調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有專家認為,這一改革舉措順應了數字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潮流,探索數字化背景下政府治理效能的提升,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有助于充分發揮數據要素的基礎性作用。

此外,于海波談到,此舉對黨和國家以往涉及科技創新的戰略決策和宏觀領導機構進行了歸并整合,更有利于從國家發展全局統籌促進科技創新、全面創新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更有力發揮創新第一動力作用。


解讀政策原文鏈接: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

相關稿件

国产在线视欧美亚综合_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_日本老肥婆bbbwbbbwzr_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