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臺區宏峰工具廠家屬區院內,有一所承載著五十余載育人使命的學校——漢中市宏峰學校。自1970年建校以來,學校在5300㎡的校園土地上,用2500㎡的建筑面積搭建起知識的殿堂,360㎡的綠化面積點綴出詩意的學習環境,2400㎡的運動場地見證著孩子們的成長活力。學?,F有12個教學班,580名在校學生,其中24名留守兒童和13名脫貧戶學生在這里得到了悉心照料。31名專職教師堅守崗位,與學生們共同成長。多年來,學校全體師生團結進取、奮力拼搏,逐步成長為一所特色鮮明、質量過硬的新優質學校。
一、固本強基筑堡壘立德樹人鑄魂脈
作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宏峰學校始終把黨建融入教育血脈,以紅色基因滋養育人之路。
堡壘堅固聚合力:領導班子以“集體決策、民主公開”為治校準則,完善議事決策機制。班子成員深入教學一線,校長每學期聽課超30節,課后與教師深入交流,既提改進建議,又解教學難題,以“懂業務、肯擔當”的作風凝聚全校力量,營造團結奮進氛圍。
師德師風樹標桿:通過“黨員示范課”融入課程思政,“師德師風演講比賽”講述育人故事,“師德師風朗誦比賽”抒發教育忠誠,讓“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深植教師心中,促使教師以行動詮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德育鑄魂育新人:將紅色教育融入日常,“黨史小故事進課堂”讓歷史鮮活可感,“紅色經典誦讀”傳遞紅色力量,助力學子樹立遠大理想、厚植家國情懷。學校近年獲評“漢臺區巾幗建功先進集體”稱號,彰顯了黨建引領下的育人成效。
二、以人為本,創建和諧校園
學校始終以“以人為本,創建和諧校園”為辦學宗旨,將“人”的成長置于教育中心,從管理到教學,處處彰顯對師生的尊重與關懷,讓校園成為充滿溫度的成長共同體。
在尊重學生成長規律上,學校摒棄“一刀切”的教育模式,關注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無論是跳繩訓練中分層設計的動作難度,還是社團活動中多元的興趣選擇,都為不同特質的學生提供了適合的成長路徑。課堂上,教師以“啟發式”“互動式”教學替代“填鴨式”灌輸,讓學生從“被動聽”變為“主動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關愛教師發展需求方面,學校班子以“服務者”姿態為教師賦能。通過集體決策保障教師權益,定期開展談心談話,傾聽教師訴求,為教職工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鼓勵教師參與各類培訓、教研活動,支持教師提升專業能力,讓教師在被重視、被關懷的氛圍中安心從教、熱心育人。
在構建和諧校園生態上,學校以“團結、民主、包容”為底色,營造師生互敬、家校同心的氛圍。領導班子深入課堂聽課,與教師共同打磨教學;通過家長會、家訪等渠道傾聽家長意見,讓教育理念形成家校共識;運動會、文藝匯演等活動中,師生、家校攜手參與,讓“和諧”從理念變為可觸可感的日常。
三、特色課程:從“單一”到“多元”,讓每個孩子閃光
“讓興趣成為最好的老師”是宏峰學校課程開發的核心思路。宏峰學校以“興趣為引,全面發展”為課程理念,從“一根跳繩”到“多元綻放”,構建起獨具特色的成長課程體系。
傳統特色鑄魂:跳繩作為學校的“文化名片”,從一年級入學即開展系統訓練,四年級學生已能熟練展示單面速跳、八字交叉、四人循環等花樣技法,既鍛煉協調性,更培育團隊精神。
多元社團賦能:開設籃球、羽毛球、弓箭、足球等體育社團,國畫、書法、漫畫、手工等藝術社團,讓學生在運動中強健體魄,在創作中滋養心靈。
文化浸潤養心:通過“戲曲進校園”讓學生觸摸傳統藝術,“國學經典誦讀”讓學子在朗朗書聲中傳承文脈;運動會上的奮勇拼搏、“六一”匯演中的載歌載舞,更讓“全面發展”從口號變為生動實踐。
四、集團辦學品質提升:整合資源促發展
在漢臺區集團化辦學的推動下,宏峰學校積極依托中心校及教育集團的力量,通過資源整合與協同聯動,實現了辦學品質的穩步提升。
學校借助集團化辦學的契機,有效整合各方資源改善辦學條件。目前,學校擁有計算機80臺,利用先進的網絡及多媒體教學資源,結合教師扎實的計算機操作基本功,對現有多媒體室及其他電教設備進行合理安排,確保教師每天都能開展多媒體教學,讓先進的教學資源真正服務于課堂,為提升教學效果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時,在集團化辦學的框架下,學校積極參與區域內的教研協作,與其他成員校開展教學研討、經驗交流等活動,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和先進教學方法。這種協同發展的模式,拓寬了教師的教學思路,促進了學校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為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注入了新的動力。
五、師資隊伍培優提能:打造優秀教師團隊
學校始終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發展的核心引擎,通過構建“階梯式培養+多元化賦能”的立體培育體系,全面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與教學能力。
學校匠心打造“青藍工程”,以“師徒結對”為紐帶,為青年教師量身定制成長路徑。經驗豐富的骨干教師化身引路人,通過隨堂聽課、教案精修、課堂示范等形式,將教學智慧傾囊相授,助力青年教師快速完成從新手到能手的蛻變。同時,學校定期舉辦“教師基本功大賽”“課堂技能大賽”,比賽內容涵蓋智慧課堂操作、多媒體課件設計、板書藝術創作等多個維度,以競技激發潛能,以切磋促進提升,有效鍛造了教師的綜合業務能力。
為搭建更高質量的成長平臺,學校積極拓寬教師發展渠道,大力支持教師參與各級各類教學培訓。此外,通過常態化開展集體備課、跨學科教學研討、優質課觀摩等教研活動,引導教師以生為本,創新教學模式,探索“分層教學”“項目式學習”等契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推動教師專業成長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
六、未來展望:以“優質”為目標,邁向更高臺階
近年來,宏峰學校先后獲得“漢臺區教育督導結果應用優秀單位”“漢臺區巾幗建功先進集體”“先進基層黨組織”“教育質量先進單位”等榮譽,這既是肯定,更是動力。未來,學校將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深化教師隊伍培養,推動特色課程升級,努力提升辦學品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努力實現“標準化學校”與“特色學校”的雙重突破,把學校建設成為社會認可、家長滿意的新優質學校。
從1970年到今天,宏峰學校用半個多世紀的堅守詮釋著“讓每個孩子都閃光”的承諾。這里有負責任的教師、多元的課程、和諧的氛圍——選擇宏峰,就是選擇一所“家門口的好學校”,選擇一段溫暖而有力的成長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