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走進漢臺 新聞中心 政府信息公開 政務服務 互動交流 專題專欄

漢臺:陜南民歌進校園 非遺傳承“聲”入童心

近日,漢中市陜南民歌進校園文化惠民活動在漢臺區演出取得圓滿成功?;顒訛槠趦商旃?/font>4場,來自鎮巴縣文工團的演職人員用悠揚的歌聲為近四千名師生帶來了一場具有地域特色的藝術盛宴。

活動現場,形式多樣的節目輪番登場,嘹亮的山歌、激越的號子回蕩在校園。合唱《山歌子來啥好聽》、無伴奏男聲表演唱《拉石頭號子》、表演唱《送晌午》、女聲組唱《繡荷包》、歌舞《薅秧歌》、漁鼓表演唱《懷念紅軍憶恩人》等14首陜南民歌經典歌曲,將漢中的風土人情、生活勞作場景表現得淋漓盡致。

陜南民歌不僅是國家級非遺,也承載著陜南地區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地域文化內涵。鎮巴民歌縣級傳承人以互動的形式對陜南民歌進行了講解,演出人員走下舞臺,手把手教唱民歌選段。同學們踴躍參與,學唱熱情高漲,在一句句歌詞的演唱中,學生們切身感受非遺的魅力,讓非遺的種子在青少年心間生根發芽。

陜南民歌旋律很優美,節奏很獨特,老師們逐字逐句地教唱,帶領我們深入探尋了家鄉民歌文化的奧秘,讓我們領略到了方言的獨特韻味、傳統音樂的迷人魅力,我們很自豪能成為非遺文化傳承的小小接力者。青龍觀小學五年級的張同學說。

據悉,《漢中市陜南民歌保護傳承發展條例》今年31日正式施行,為陜南民歌長久保護、有效傳承、創新發展,提供了法治保障,也標志著漢中民歌文化保護傳承工作邁入了新的階段。

近年來,為了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好、傳承好、發揚好,漢臺以青少年為文化傳承主要對象,積極探索非遺傳承長效機制,持續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將陜南民歌等優秀傳統文化納入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課后延時服務等,逐步打造一批特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實踐活動,激發非遺傳承內生動力。通過保護+傳承+創新三位一體的模式,讓傳統技藝在互動體驗中深入人心,從醫者仁心到巧匠匠心,從味覺記憶到視覺盛宴,漢臺非遺正以多元姿態展現著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記者 何曉菲 通訊員 曹彥強)

国产在线视欧美亚综合_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_日本老肥婆bbbwbbbwzr_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拍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