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走進漢臺 新聞中心 政府信息公開 政務服務 互動交流 專題專欄

漢臺區創新開展“民生實事報賬會”搭建基層民主新舞臺

(記者 李佩蓉 通訊員 張作文)“大家伙一直都很關心秸稈處理問題,今天我就把咱街道辦秸稈綜合回收利用項目的‘明白賬’報給大家!”在漢臺區七里街道辦事處舉辦的“民生實事報賬會”上,辦事處副主任何磊手指大屏幕上的實景圖,一邊展示秸稈集中處理點的建設細節,一邊向群眾細致講解項目進展。

話音剛落,現場便響起一陣議論聲。

“秸稈能集中處理是好事,但讓咱農民自己拉去處理點,可能會增加成本,有沒有人來地里上門回收?”田家廟村村民錢玉芹率先舉手,話筒一拿到手就拋出了大伙最關心的問題。

面對提問,何磊立刻回應:“咱們已經成立了七禮萬潔服務有限公司,各村(社區)都設了堆放轉運點,大家只要聯系村(社區)干部,就能幫忙把秸稈拉到點位。后續我們還會調研引進飼料加工、食用菌栽培這些技術,既要讓秸稈綠色處理,更要讓大伙靠著‘變廢為寶’多增收!”一番實在話,讓村民們頻頻點頭。

這樣直面問題的互動場景,正是漢臺區“民生實事報賬會”的鮮明特點。作為今年漢臺區人大常委會將學習教育成果與人大工作有機結合的創新舉措,這一做法旨在通過“群眾當考官,干部現場答”的形式,推動民生項目從“紙上規劃”走向“落地見效”。不同于以往單向的工作匯報,要想真正得到群眾認可,不能“只報喜不報憂”,還得讓群眾聽得懂、看得明。

在該區武鄉鎮的報賬會現場,肖寨村民羅照華一開口就直奔要害:“咱村搞的集體經濟項目,咋樣才能保證不賠錢,還能給大伙帶來實惠?”

“之前確實有項目虧了錢,鎮政府專門復盤過問題根源?!痹撴偨洕l展辦公室主任陳柏融沒有回避問題,當場亮出整改辦法,“現在所有產業項目投資,不再是簡單入股分紅就完事,而是通過聯建模式,讓村集體以固定資產入股,把大伙的利益先保住、守扎實!”

“民生實事報賬會”上,不僅項目進度講得明,每一個項目從征集意見,鎮人代會票決、街道居民議事代表會議票選,到人大全過程監督的流程,都擺到了臺面上。

這樣接地氣的報賬,讓群眾頻頻點頭?!耙郧安恢勒腻X花在哪,現在賬算得清清楚楚,咱還能當場提意見,我們成了‘當家人’!”在武鄉鎮的報賬會現場,一位村民的感慨,說出了大伙的心聲。

“滿意請劃‘√’,不滿意直接填,結果當場算、當場念!”報賬和提問環節結束后,工作人員向群眾發放《民生實事項目滿意度測評票》,從“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等次中勾選。測評全程公開計票,結果納入鎮街年度考核,若不滿意率超30%,項目需限期整改。

“以前干工作是‘自己說干得好’,現在是‘群眾評好不好’,這要求我們必須把實事辦實?!崩暇偹ぷ髡靖刹恐煨≤妼Υ松钣懈杏|。此前面對付廟村村民羅繼紅關于水價的連環提問,他從水費標準依據、老舊管網更新,到互聯網智能水表安裝、水質取樣檢測,足足講了10多分鐘,直到群眾點頭說“聽明白了”才結束。

“‘民生實事報賬會’就像一場大考,平時工作不扎實,現場根本下不來臺!”朱小軍說。

為了讓民生實事真正辦在群眾心坎上,漢臺區人大常委會還指導各鎮(街道)建立起報賬會“意見清單—督辦臺賬—結果反饋”閉環機制,就算是沒納入年度民生實事項目,鎮街也會逐一研究、妥善解決,不讓群眾的聲音“石沉大?!?。

從今年5月開始,該區已在15個鎮(街道)全面開展“民生實事報賬會”,共向群眾現場報告2024年度實施的鎮(街道)民生實事項目85個,收集群眾意見建議200余條,來自村(社區)的近4000余名群眾參加,群眾測評平均滿意率達98.3%,形成了“民生直達、民事民議、民生共管”的全過程人民民主運行保障機制。

“接下來,我們會繼續把好‘真報、真聽、真評、真改’四道關,不斷優化報賬流程,讓‘民生實事報賬會’從‘創新做法’變成‘制度常態’,在全區各鎮(街道)推開來、落下去,真正讓每一件民生實事都暖到群眾心里?!睗h臺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蘇燁說。

国产在线视欧美亚综合_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_日本老肥婆bbbwbbbwzr_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