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漢臺區厚植為民情懷,夯實基層根基,全力做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等各項工作,讓平安建設的溫度和廣度有質的提升。
以追根溯源促進排查力度
“近期圍繞提升平安建設‘九率一度’,在加強平安建設宣傳的同時也要仔細排查矛盾糾紛……”10月28日,在區委政法委召開的矛盾糾紛分析研判會上,對當前工作進行部署。
漢臺區在推進基層治理工作中不斷探索和突破,出臺《漢臺區“五排三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方案》,加強與司法、信訪等部門協同,加強三調聯動,落實矛盾糾紛信息鎮街周通報、部門月通報制度,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銜接機制,依托鎮街矛盾糾紛多元調解中心,統籌各方資源,凝聚多元化解合力。做實區、鎮、村三級平臺,發動全員積極參與矛盾糾紛排查,打通數據壁壘,凝聚多元化解合力,實現矛盾糾紛線上線下一體化排查,工作流程閉環式推進?!拔迮湃睂嵭薪鼉蓚€月以來,全區共排查矛盾糾紛520件,化解423件,化解率81.3%,較9月排查量增加382件。
以矛盾化解促進鄰里和諧
北街口社區地處中心城區商業繁華區,居民小區多,社情復雜,及時解決群眾的訴求對促進鄰里和諧、加快經濟發展起著關鍵作用。
為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延伸服務觸角,東大街辦事處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于2023年6月在北街口社區掛牌成立了漢臺區首個以個人命名的勝超調解工作室。整合由40余人組成的專業法律顧問團隊、人民調解員和法律明白人隊伍以及退休法官、法律工作從業志愿者等后援團隊,建成黨群服務中心、小區黨群服務站、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商圈紅色驛站、網格中心、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室。
北街口社區以一年10件實事為依托,主動靠前提供暖心服務,做到矛盾糾紛預防在前、調解優先,運用法治化思維為基層治理賦能,實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解決群眾自己的事情。勝超調解工作室成立一年多來,共調處群眾矛盾糾紛36件,滿意率達100%,2024年,該調解室獲評全省“楓橋式”人民調解工作室。
做到預防和排查在前,運用法治化思維將矛盾就地解決的一個縮影。目前,全區已打造先導式矛盾糾紛調處工作法、麻煩事找麻警官、交通安全大講堂等十余個品牌調解室,為矛盾調處注入活力。
以網格精治推動基層善治
“感謝網格員及時幫我們排憂解難,我對他們的工作很滿意?!苯?,該區中山街道辦事處將壇社區一居民高興地說。
居住在該小區的居民因近期路面的異味苦惱不堪,給日常生活帶來不便。社區網格員在走訪過程中及時發現了問題,通過“漢治通”系統上報,并立即聯系專業人員現場查看,在深入排查后發現,居民院內的異味是由化糞池淤堵所致。經過幫潔公司清淤排污,很快解決了居民的難題。隨后,網格員將整個事件的處理過程和結果在系統中上報。
該區將網格化服務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基礎工程來抓。通過組建隊伍、明確職責、規范流程、加強培訓等機制,科學設置網格劃分,網格員通過信息采集錄入、事件上報、信息報送、事件受理辦結等步驟,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融入平安建設中。真正實現了處處有網、網中有格、格中定人、人盡其責的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目前,全區共有一級網格1685個,二級網格長10638名,通過網格化工作,為轄區居民提供精準精細的網格化服務,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