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上旬,行駛在秦嶺南麓天臺山下的315省道漢臺段,蜿蜒的公路如玉帶般掛在青山間,沿線村落如寶石般鑲嵌在道路兩旁。
315省道漢臺段位于漢中市漢臺區北部丘陵山區,2020年12月開工建設。漢臺區克服資金短缺、技術瓶頸等多重考驗,在不久前將這條全長20.2公里的道路全線貫通,打造出了一條激活當地產業、賦能民生的“黃金紐帶”。
“以前出了家門就是九嶺十八坡,如今柏油路通到了自家橘園,方便多了?!?月8日,家住315省道沿線的村民李治平說。
向路而行,改善民生。315省道漢臺段不僅讓沿線4鎮的村民出行更舒心,還串聯起沿途美景。
漢臺區北部分布著石門棧道、黃花河、花果山、啞姑山、天臺山等景點,經315省道“串珠成鏈”“連線成網”。
“原本分散的景點被串聯成一日游精品線路,預計年接待游客超200萬人次,超8萬名農民將吃上‘交農文旅融合飯’?!睗h臺區交通運輸局局長戚祎說。
如今,依托便利的交通條件,315省道沿線村落的鄉村產業得以“借勢發展”:漢臺區武鄉鎮吳莊村片區著力打造“交通+鄉村旅游+特色餐飲+民宿體驗”新模式,河東店鎮花果村片區發展“交通+休閑觀光+采摘文化”新業態,道路沿線的徐望鎮、漢王鎮等地的部分“偏遠山村”正努力變身為“網紅打卡地”……
隨著道通路暢,漢臺區花果山農家樂、北丘蜜橘園等道路沿線相關產業迎來發展新機遇。同時,漢臺區借勢打造了“看鄉景”“游鄉園”“品鄉味”等“交農文旅融合”示范點9個,串點成線形成精品休閑觀光路線5條。
“315省道漢臺段的貫通,緩解了108國道、316國道、文褒路等重要公路的交通壓力,將漢臺區北部丘陵山區4個鎮18個村融入區域發展,實現了‘外聯內通互暢’?!逼莸t說。
作為漢臺區歷史上單體投資最大、里程最長的交通項目,315省道漢臺段的建設自開工起,便面臨征地拆遷、資金短缺、技術瓶頸等挑戰。
面對843畝土地征收任務,漢臺區建立“黨委統領、政府主導、專班推進、部門協同”工作機制,由區長掛帥成立建設協調小組,采取領導包片、倒排工期等措施,督促區交通部門積極發動沿線鎮、村力量,凝聚起“大干快上抓項目”的強大合力。
資金短缺曾是項目推進的“攔路虎”。漢臺區創新采用“向上爭取一點、橫向融資一點、內部自籌一點、靈活變現一點”的“四個一點”籌資模式,積極破解資金難題。同時,創新性探索路衍經濟,將道路兩側500米范圍內土地綜合開發收益反哺建設,實現“以地補路”和“資源換資金”。
技術難題更考驗建設者的智慧。項目全線開挖14處膨脹土區域,形成高邊坡防護難題。漢臺區邀請長沙理工大學專家團隊駐場,經過數十次實地論證,優化設計方案,不僅攻克技術難關,還為陜南地區同類工程積累了寶貴經驗。
“品質”與“顏值”大幅提升的315省道漢臺段,打通了漢臺區高質量發展的“坦途”,讓這里越來越多的特色果蔬走俏省內外,越來越多的山鄉美景為人們所熟知。
近年來,漢臺區交通運輸實現跨越式發展:公路總里程達1308.54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達235.30公里;全區15個鎮(街道)全部通三級及以上瀝青(水泥)路,147個行政村、75個社區通四級及以上公路,道路通暢率、通客車率、通郵率均達100%,3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達100%,群眾“出行難”成為歷史。
如今,站在新貫通的315省道漢臺段上,蜿蜒的柏油路如黑色綢緞,延伸向遠方的綠水青山,勾勒出一個個美麗鄉村全面振興的美好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