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古塔竟然蘊藏著如此豐富的歷史!”近日,在東關街道塔兒巷社區凈明寺塔前,來自西安的游客李女士聽完文保員黃舒的講解后,由衷贊嘆道。
作為2013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凈明寺塔(又稱“東塔”)曾一度面臨“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困境。為改變這一狀況,東關街道創新工作思路,將文物保護納入年度重點任務,并融入社區網格化管理體系,構建起“街道統籌、社區主責、網格落實”的三級聯動保護機制。
“我們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讓文物保護理念飛入尋常百姓家?!睎|關街道塔兒巷社區負責人告訴記者,“線上,通過社區微信群、宣傳欄定期推送文物保護知識,線下,組織‘五分鐘微宣講’、配合區級部門開展實地參觀活動,讓居民能夠近距離感受古塔的歷史文化魅力?!?
此外,該街道還通過組建志愿文保員隊伍,對建筑本體保護、周邊環境整治、消防安全等重點領域持續開展日常巡查。同時聯合城管、消防等力量開展聯合執法檢查,確保異常情況早發現、早處置。
近年來,漢臺區落實“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協同保護體系,建立三級文物防范機制。將文保納入考核體系,常態化開展巡查,為省級以上文保單位制定專項規劃,實施凈明寺等修繕工程,完成8處革命文物認定和重要產權移交工作;通過多渠道宣傳提升公眾參與度,市民線索促成多處重要發現;創新舉辦文物非遺展,開發“漢文化之旅”線路和文創產品,推動文物活化利用;完善“先考古后出讓”制度,制定文勘標準化工作流程和《漢臺區基本建設考古工作管理辦法》,先后完成26宗地勘探;建立多部門協作機制,在打擊文物違法犯罪、文博單位消防安全、歷史遺跡保護傳承等領域形成執法合力。